科技新闻网文章正文

中国科大突破光驱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瓶颈

科技新闻网 2023-03-21 admin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熊宇杰、龙冉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类等离激元催化材料,实现了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二氧化碳与水的高选择性转化。该技术实现的光驱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率创下目前最高纪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通过人造材料,进行与自然界光合作用相似的化学反应,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人类所需物质,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梦想。然而,这种人工光合成体系进行应用尝试时,面临着一些重大挑战,其关键是如何利用太阳光中低能量的光子。红外光是太阳光谱中典型的低能光子,在太阳光谱中占比高达53%。通常的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只能利用紫外区和可见区的光子来驱动化学转化,制约了太阳能利用效率。

  近年来,国际上包括熊宇杰团队在内的先进等离激元催化研究团队,都曾提出利用金属纳米材料的等离激元效应来驱动催化反应的思路,希望解决半导体光催化面临的瓶颈问题。然而,等离激元金属纳米材料具有吸收低能光子的能力,却难以将吸收的能量有效地利用到催化反应中去,导致化学转化活性很低。

  熊宇杰团队针对等离激元催化的机制问题,开展了近十年的研究。研究团队此次设计的材料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范围内,皆可驱动二氧化碳与水高选择性转化为碳氢化合物。有鉴于等离激元催化的多光子吸收特点,团队设计优化了反应装置,实现了散射光子的高效吸收,从而突破了当前光驱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瓶颈。(记者 陈婉婉) 时尚生活网

上一篇:合肥未来科技城加快编制专项规划"蓝图"
下一篇:合肥市授牌21家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推荐阅读:

全国“科技大集”合肥开市

安徽省内外1800余件科技成果集中亮相科交会

中国科大先研院2023年创新要素发布会在合肥举行

关注创新“她力量” 科技企业成重要平台

我国主要核电堆型设备国产化率超90%

“女娲星座”来了包含16颗“合肥星”

肥东县:响导乡科技强农助力产业振兴

安徽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成果转化 研产相融 ——第二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剪影(二)

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今日开幕

科技新闻网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互联网收集发布
友情链接: 苏州交通律师 西安交通律师 杭州合同律师 成都交通律师 武汉合同律师 杭州离婚律师网 上海离婚律师网 深圳刑事律师网 广州刑事律师网 武汉离婚律师网 西安刑事律师网 杭州交通律师 上海交通律师 武汉交通律师 广州合同律师 西安合同律师 苏州合同律师 重庆公司法律师 苏州公司法律师 杭州知识产权律师 上海知识产权律师 成都知识产权律师 深圳知识产权律师 上海劳动纠纷律师 深圳劳动纠纷律师 广州劳动纠纷律师 重庆劳动纠纷律师 西安劳动纠纷律师 苏州劳动纠纷律师